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厌学案例
基本情况:
小强(化名),15岁男孩,初一上学期学习认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初一下学期开始转变迷上网络游戏终日无眠,隐瞒自己上网花费的时间与金钱。父母无数次引导与阻止,一次母亲病重,才开始对网络游戏淡忘并决心戒除网瘾。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决定不去学校。长聊一次后了解到他因担心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没勇气面对考试选择了极端的方法。再次沟通后主动提出重读初一。父母欣然同意,回归校园的第一学期可以勉强安心学习。但下学期开始家长再次让陷入痛苦状态。父母的痛楚视而不见,再次于初一下学期末离开校园。并向父母提出学习美容美发的想法。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忍痛将儿子送往家附近一家朋友开的理发店当学徒。开始的两个月还可以按照父母的要求准时上下班准时回家。但到后来发展为不愿和父母说话。父母带他走访了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他以沉默来反抗。咨询师束手无策,退款转介。家长在心灰意冷之时,抱着最后的希望在网上搜寻。最终决定送往我们的营地参加3个月的系统心理辅导课程。
问题分析:
通过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并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可推断出孩子并未有任何精神症状。特定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成长时缺乏挫折体验,孩子成长后的心理变化,家长与校方都不理解无疑使孩子更加无助。目前孩子基本属于适应性不良造成的成长障碍。
整体辅导策略:
辅导重点帮助他学会调节情绪,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辨别什么样的同伴是适合自己的,学会普通正常的交往。而环境的协调对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多鼓励孩子与人交流,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而是在这样封闭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父母想了解孩子很难。同时给孩子一些积极的评价。学校应避免给孩子否定性评价,不仅要对孩子在班级中的积极表现加以肯定,还要有意识的给孩子创造机会,并帮助小志学会正确的与同伴沟通。
辅导实施策略:
一、对孩子进行了个别辅导。开始来到我们这里是有对抗情绪的,甚至充满戒备、疑虑、对任何人不抱希望,不付好脸。为避免孩子对辅导者强烈的反感决定暂时冷落他通过仔细观察偶尔适时的给他鼓励和帮助但不过多接触。直到他主动找到心理辅导老师,试探性的问心理辅导老师是否会替他保密。在辅导老师的安慰与鼓励之下近一个小时的咨询,从中了解到小志本人大量的情绪和认知困扰,与同学朋友交往的种种问题,以及家庭不理解,学校不接纳对其的不良影响。在这次面谈中情绪激动,能主动倾诉,滔滔不绝、哭泣。辅导者感到已初步了解到有意义的资料,并建立了信任关系。
第2次面谈:仍以倾诉为主,心理辅导老师注意引导他进行认知调整并与他讨论了如何改变现状:学会放松,多思考;改变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减少与同学的冲突;多与家长沟通无论何种方式。
第3次面谈:情绪较为稳定,基本未犯什么大错误,和其他孩子相处基本还算融洽。心理辅导老师与他讨论了通过努力使自己与表现优异的同学交朋友。并就以后的活动对他进行了辅导。
第4次面谈:小志与同伴们的关系已有很大的进步。对于他交代的任务已经完成。通过倾诉、澄清和分析,情绪得以缓解,关于早恋现象,自诉那种感觉其实很美妙,至少会比亲人更懂得理解和关心自己。
第5次面谈:情绪平稳,与同学间的友谊虽淡,却互相照顾。获得肯定。对学习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心理辅导老师积极鼓励其进展,指出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并再次鼓励他多思考自己将来的交友原则。此期间有一次户外拉练野营,主要巩固了他的自理能力、协调能力、意志力。坚持下来方可顺利毕业。
第6次面谈:拉练归来,结案,最后商定与家长、老师、同学的沟通方式。并总结自我成长的经历和成就,鼓励小志积极面对现实社会。
二、与家长沟通与协调。与小志家长共面谈2次,第一次:了解情况;第二次: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教育的认同和对其苦衷的理解。同时指出其对孩子过分保护,使其适应能力和受挫能力降低,应多的他自己实践。
辅导效果:
(1)和父母关系有很大改善,对父母没有敌对情绪且能主动与父母沟通。
(2)和同学的关系有所改善,能被大部分同学认同。
(3)班级的月考中成绩显著提高。
(4)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会主动接触班级的同学。
(5)对班主任已经没有隔阂,不再对立反抗,并且当他遇到困扰时,会主动来电话咨询寻求帮助。
武汉翔鹏教育 咨询电话:18062578768(微信号)